学院新闻

我校学生党支部连续九年获评北京高校红色“1+1”示范活动一等奖

  12月27日,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“1+1”示范活动展示交流评选结果揭晓。土木学院材料工程学生党支部在北京地区53所高校推荐的105个学生党支部中脱颖而出,斩获一等奖。这是我校在此项工作上的第九个一等奖,实现了该项目的“九连冠”。




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扎实推进“爱国奉献担当 强国复兴有我”主题教育活动,全面总结“时代新人强国行”主题社会实践成果,市委教育工委今年继续组织开展北京高校红色“1+1”共建活动。来自53所高校的105个项目推荐至专家评审,最终遴选出包括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35个学校项目进入决赛评比。

自2024年年初开展红色“1+1”共建活动以来,学工部制定工作方案,精心组织筹划、周密部署安排,切实推进学校“人民城市”大思政课建设,78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基层一线,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,支部师生深入京华大地,开展理论宣讲、社会调查、志愿服务、科研应用等,以专业知识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。

10月,学工部开展2024年红色“1+1”示范活动展示评比活动,11个学生党支部围绕在长城文化弘扬、中轴线建筑遗产保护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、乡村产业规划决策支持、村镇法治建设、老城保护更新、生态环境治理、青少年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,充分体现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

土木学院材料工程党支部自 2021 年起,北京建筑大学材料工程学生党支部与延庆区香屯村党支部开展红色“1+1”共建,推动长城研究性修缮保护。双方以党建为引领,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,创新开展支部、学院、学校、研究机构四位一体下红色“1+1”3 次方的共建模式,弘扬长城文化,讲好长城故事,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、保护长城。






          双方支部把“大思政课”搬到长城脚下,开展理论学习50余场,党日活动30余次,同讲“长城”微党课。支部党员自发加入长城义务服务队,调研村内历史遗迹,整合文史材料3万余字,共绘“长城文化”主题墙300余米,用实际行动弘扬长城文化。双方支部坚持最小干预原则,真实完整保存长城的古朴风貌,为长城研究性修缮保护“开药方”。无损检测为长城“全面体检”,评估材料的工艺和性能,为修复提供数据支撑。数据建模为长城做“病理分析”,坍塌临界值和倒塌原因一目了然。创新研发糯米灰浆,为长城“强筋健骨”,墙体强度和砖面承载能力大幅提升。双方支部组建团队,为长城做“微创手术”,实践修复100余米墙面,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创新,推进了结构安全、建筑材料、数据应用的协同研究,形成研究报告2篇,高水平论文6篇,首次基于长城结构安全分析发表国际论文,修复意见被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采纳,成果获新华社、北京日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,实现支部+学院+学校+研究机构共建效果“1+1”的3次方。









本次红色“1+1”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,支部党员与石灰、风吹、日晒相伴,用现代科技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,交出了一份长城研究性修缮的科技答卷。在未来的共建中,双方支部将继续协同联动、深耕细作,赓续“守护长城、建大有为”的时代新篇!

接下来,学校将持续完善“人民城市”思政体系,打造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,积极动员全校学生党支部结合专业知识,围绕北京城乡建设和基层所需,深入社区、农村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化、模式特色化、成果多元化的共建活动,使学生党员在共建活动中锤炼初心、接受教育、增长才干,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,用科技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和首都城市建设,树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远大理想